最近,科技圈里有个事儿挺值得咱们普通人关注的。
我们平时总听说哪个牌子的私家车又出了新款,自动驾驶多厉害,能自动泊车,能在高速上自己开。
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每天穿梭在城市里,给我们送货、拉东西的商用小货车、小面包车,它们什么时候也能变得这么“聪明”?
这事儿不仅快要实现了,而且背后还牵扯出一个更大的话题,那就是造机器人。
一家名叫知行科技的中国公司,最近就同时在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搞出了大动作,这背后的门道,咱们得好好聊聊。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些商用车。
跟我们自己买来开的轿车不一样,商用车,特别是那些轻型物流车,它们是“生产资料”,是老板们用来赚钱的工具。
对于这些车,老板们最关心的不是外观多酷炫,内饰多豪华,而是能不能多拉快跑、安全可靠、省心省钱。
所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给这些“干活的伙计”配上高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听起来有点像是多余的成本。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一股强大的政策东风,正要把商用车智能化这把火彻底点燃。
这股东风,就是一份即将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全名叫《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名字听着很拗口,但它的核心内容很简单:以后新生产的轻型载客汽车和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载货汽车,都必须强制安装一套叫做“AEBS”的系统。
这个AEBS,就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说白了,它就是车辆的“守护神”。
它通过车头的雷达和摄像头,像一双不知疲倦的眼睛,时刻监测着前方的路况。
当司机因为疲劳或者分心,没注意到前方车辆突然减速,或者路边突然冲出一个行人时,这套系统会在零点几秒内做出反应,在司机还没踩刹车之前,就自动把车紧急刹停或者减速,从而避免一场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
这套系统到底有多管用?
有研究数据显示,安装了AEBS的车辆,可以减少38%的追尾碰撞事故。
再考虑到一个更惊人的数据,超过九成的严重交通事故,根源都在于驾驶员的人为失误。
这样一来,AEBS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了。
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国家这次制定的新标准,要求非常严格。
它不仅全面看齐国际上的最高法规,还特别考虑了咱们中国复杂的道路环境。
比如,它明确要求系统必须能够识别出行人、自行车,甚至是路上最常见但也最难预测的电动两轮车。
而且,夜间和低能见度环境下的测试成了必考题,这就大大增加了技术难度。
最厉害的一点是,标准要求系统的误触发率必须低于千分之一,这比现行标准严格了十倍。
也就是说,系统得足够聪明,不能因为一个被风吹过来的塑料袋就给你来个急刹车,把司机和一车货物吓得够呛。
这个强制标准的出台,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被瞬间激活了。
目前,在我国,像轻型载货车这类车型的AEBS安装率还不到一半,剩下的市场空白,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蛋糕。
知行科技就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宣布拿下了国内某家头部汽车品牌旗下整整9款商业物流车的平台化项目定点,要为这些车型标配包含AEBS功能在内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这无疑是在行业爆发前夜,抢占了一个绝佳的有利位置。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
这9款车,有面包车,有轻型卡车,高矮胖瘦、动力性能、车身尺寸都大不相同。
在过去,给一款新车做智能系统的适配,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精细活儿,现在要同时搞定9款,这工作量听起来就让人头大。
但知行科技恰恰在这里展现了他们的“独门绝技”。
他们的秘诀在于“全栈自研”和“平台化开发”。
所谓的“全栈自研”,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像是盖房子,从炼钢、烧砖、和水泥,到画图纸、施工,全都是自己一家人干,而不是东家买砖、西家买瓦拼凑起来。
从硬件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到底层的基础软件,再到最上层的感知决策算法,知行科技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了极高的自由度和控制力。
基于此,他们开发出了一套“平台化”的解决方案。
这就像一个万能的模板,面对这9款不同的车型,他们不需要从头到尾开发9套完全不同的系统。
他们可以用同一套硬件,在同一套软件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一些关键参数,就能快速适配不同的车型,就像用同一个模具,稍微调整一下就能生产出不同尺寸的零件一样。
这种能力,极大地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上市周期,对于争分夺秒的汽车市场来说,这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如果说,在商用车领域大展拳脚是知行科技正在抓住的现在,那么,他们对“具身智能”的布局,则是在谋划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具身智能这个词听起来很科幻,其实就是指让机器人拥有像人一样的身体,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并与环境进行智能的互动。
你可能会问,这跟造汽车有什么关系?
关系太大了。
有专家就指出,自动驾驶技术和具身智能技术,可以说是“同宗同源”,本是同根生。
你想想看,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是怎么工作的?
它用摄像头和雷达这些“眼睛”去看世界,用强大的计算平台这个“大脑”去分析和决策,再用转向、油门、刹车这些“手脚”去执行。
这套“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和一个机器人在工厂里精准地抓取零件,或者在家里为你端茶倒水,其底层的技术逻辑是完全相通的。
教汽车如何在立体的时空里理解和避让障碍物,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算法,完全可以迁移到机器人身上,教机器人如何在复杂的环境里行走和作业。
知行科技显然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
他们不仅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子公司,最近还宣布和另一家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控制器。
在机器人系统中,控制器就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它负责协调全身的关节、传感器,执行复杂的运动指令,其成本能占到机器人整机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
可以说,控制器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台机器人到底有多“智能”。
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个行业还处于爆发的前夜,技术路线和行业标准都还没有完全成型。
在这样的早期阶段,谁的工程化能力更强,谁能率先把实验室里的产品,变成可以大规模生产、稳定可靠的商品,谁就能抢占先机。
而这,恰恰是知行科技这样的从汽车行业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供应商的最大优势。
汽车行业对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是出了名的苛刻,拥有车规级量产经验,意味着他们懂得如何将复杂的技术,打造成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
从推动商用车智能化,到积极探索具身智能的核心技术,知行科技正在用自己在汽车领域积累的深厚功力,为自己开辟一条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发展道路。
富利证券-配资排名第一-股票配资合作-炒股配资公司站点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